DQZHAN訊:智能電網實現“秒級自愈”
“現在的智能電網系統(tǒng)真管用?!柄Q壁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副主任秦福祥告訴記者,“如今,從發(fā)現線路故障到居民恢復用電只需要2分鐘甚至幾秒,這要擱在過去,停電時間*少也要2—3小時?!?
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國家電網智能電網**工程”這項高科技成果,已經正式落戶河南省鶴壁市。這標志著鶴壁城區(qū)配電網在河南全省范圍內率先開啟了全自動的“智能模式”。
智能配電網究竟“聰明”在哪,運用效果如何?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鶴壁供電公司。
**:電網設備“會說話”將故障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在位于鶴壁市淇濱26號線一臺箱式變壓器處,記者看到,和普通箱式變壓器不同,該變壓器內安裝著各種傳感器。
“這個是無線門磁傳感器,只要門一打開,后臺數據就會變化,可以用來防盜。這個是無線溫度傳感器,可以將線路開關的實時溫度傳遞到后臺……”秦福祥介紹說。
他還拿了一臺類似平板電腦的物聯網智能化現場作業(yè)終端,一打開該變壓器,相關的時間和位置信息都實時出現在了這臺終端上?!巴ㄟ^分析這些數據,我們能夠與這些設備‘對話’,讓設備‘說話’,可以讓我們更加主動地了解它們,查找問題也更有針對性?!?
“你看,我們點擊‘應用系統(tǒng)’的‘設備在線監(jiān)測’模塊,這兩條線路所有設備的溫度、濕度、門磁、水浸、桿塔傾斜、噪聲、電流等信息一目了然。我們還在系統(tǒng)中設置了閾值,超于閾值將會觸發(fā)警報?!鼻馗O檎f,預警功能讓線路故障往往都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大限度地減少了停電損失和設備損換,保證了設備**可靠運行。
據介紹,物聯網是繼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第三次數字技術**,它讓物體也擁有“智慧”,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
通過物聯網技術的示范應用,淇濱26號線和28號線真正實現了實時監(jiān)測?!斑@兩條線路設備多,以前我們配電班全班人員出動**也巡視不完。而現在我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用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把兩條線路的所有信息巡視完畢?!本€路運檢班工作人員肖遠說。
穩(wěn)定:供電可靠率高達99.99% 電網實現“秒級自愈”
“電網就像人的身體一樣,如有一處患病,不及時進行隔離并**,就會擴散蔓延造成全身的大病。”秦福祥形象地解釋線路故障。
然而通過物聯網術,在環(huán)網柜內安裝故障指示儀后,就可以輕松知道是哪條輸電線路哪個點出現了故障,而且,該輸電線路未發(fā)生故障的路段可以快速恢復供電。
目前,電網的“自愈”系統(tǒng)使電網在發(fā)生故障時能夠自動快速恢復供電,讓居民和用戶幾乎感覺不到停電;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干預,全部由智能系統(tǒng)自動完成?!巴k姇r間將從以往的2至3小時縮短至2分鐘乃至幾秒?!?
“今天早上聽物業(yè)公司說,昨天晚上小區(qū)停電了,可我怎么沒感覺到啊!”家住河南省鶴壁市九州路東方世紀城的李先生說。
據專家介紹,今后,包括光伏發(fā)電、風能發(fā)電等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自愈”系統(tǒng)等都將實現城區(qū)縣域全覆蓋,百姓將會更多地感受到智能電網帶來的可靠、便捷、綠色生活。
節(jié)能:節(jié)約人力 更節(jié)約能源
在鶴壁供電公司信息通信監(jiān)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物聯網系統(tǒng)的3G無線視頻監(jiān)控鏡頭,只需10分鐘就完成了對市區(qū)1條10千伏輸電線路的實時監(jiān)控,而過去巡視1條同樣的線路,至少需要2個小時,實現了人力的極大節(jié)約。
除了節(jié)省人力之外,智能電網對于節(jié)約資源有著更大的意義。智能變電站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鶴壁市**座智能變電站——110千伏思德智能變電站于2013年年底就已經投入運行。
同時,智能變電站也是實現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接入電網的重要支撐,能夠推動能源開發(fā)從傳統(tǒng)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變。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以來,截至目前,鶴壁供電區(qū)域的靈山、桃園、衡山、??h、淇縣5座220千伏變電站已經完成智能調度技術支持系統(tǒng)平臺的改造。
鶴壁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辛忠良告訴記者:“智能即為人性化,就是讓變電站像有人在控制一樣,當低壓負荷量增大時變電站送出滿足增加負荷量的電量,當低壓負荷量減小時,變電站送出電量隨之減少,確保節(jié)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