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谷歌擲重金發(fā)展生命科學 要從基因上延緩衰老
12月17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谷歌風投(Google Ventures)昨晚發(fā)布了其2014年度投資年報。報告顯示,谷歌全年投資總額達到16億美元。不過絕大部分資金并沒有流入到市場普遍認為的谷歌擅長的領域,如消費者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移動應用以及企業(yè)軟件開發(fā)等。相反的,35%的資金被用作支持生命科學和公共健康事業(yè),該比例較兩年前的10%大幅度增長。
對此現(xiàn)象,外媒TheVerge特別采訪了谷歌風投負責人比爾·馬里斯(Bill Maris),并就生命科學的未來發(fā)展?jié)摿Γ凸雀栾L投的未來投資戰(zhàn)略提出若干疑問。以下為采訪內(nèi)容節(jié)選:
問:究竟是生命科學和公共健康領域的那些方面在今天如此吸引谷歌風投的注意?
我認為這兩個領域?qū)⒋碇磥?,一切重要事物的未來。有什么能比你的健康更加重要的?如今是我們歷史上**,擁有了工具,尤其是在生命科學方面的工具,來真正為健康提供一個視覺的呈現(xiàn)。
公共健康已經(jīng)成為信息技術(IT)發(fā)展的一部分。我們在1960年到今天這段時間里看到的計算機加速發(fā)展的過程,將會在生命科學領域里重現(xiàn),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認為它將是一個巨大的契機。這不僅僅只是關乎賺錢。也許現(xiàn)在在消費者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上投資,你可以賺到很多的錢,并創(chuàng)造出某些有用、有趣的東西。但生命科學,如果你現(xiàn)在有幸參與其中,你將幫助人們在未來實現(xiàn)更長久的壽命和更健康的生活,并可以挽救那些人們關愛的人的生命。這一切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Flatiron Health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家由兩名谷歌前員工創(chuàng)立的公司。他們將用于數(shù)字廣告市場的技術用在了腫瘤學領域——通過使用類似的工具吸收和分析非結(jié)構化數(shù)據(jù),從而為癌癥病患提供預判斷報告。Flatiron Health如今成長十分迅速,每五個癌癥患者中就會有一人與該公司有關聯(lián),即使他們本人并未聽說過公司的名字。Flatiron Health能夠通過分析大量病例,以為醫(yī)生提供*佳的醫(yī)療方案。這家公司是為數(shù)不多的獲得了我們9位數(shù)投資——1.30億美元——的對象之一,因為他們的未來前景太好了。而在20年前,我們沒有那個能力在云端吸收和分析海量的非結(jié)構化數(shù)據(jù),那樣的工具顯然是不存在的。
問:科技與健康領域之間是否還存在著一個拉鋸戰(zhàn)?我*近一次看醫(yī)生的經(jīng)驗,紙質(zhì)病例和表格仍然是主要的,信息并不能在提供商之間輕松地分享。
我并不認為有一個拉鋸戰(zhàn),而是會有一個力推的過程。由于工具的誕生,現(xiàn)在談加速發(fā)展將會是十分可行的。在2000年,人們還無法去序列一組基因,也許花費十億美元和五年以上的時間可以做到。但今天,只要一個小時不到和幾百美元,我們就能在一臺臺式電腦上完成基因組序列。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但只有在網(wǎng)絡里,在所有的基因組都能序列的情況下,其真正價值才會得到體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就走到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序列億萬個基因組,我們可以邁出**步,通過基因分析來診斷老年癡呆癥和帕金森癥的原因。
2000年到現(xiàn)在,我們跨越了一個巨大的鴻溝。但在接下來的十年,我們還要跨越一個更大的鴻溝。我們將要學習人體工作的原理。對我而言,這就像放血與青霉素之間的差別。我們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于是只好放血致一個人死亡,因為我們也不知道還能做些什么(比喻當前人類不懂得人體工作原理)。相反的,這里有藥,我們提供給你,吃了便可活下來(比喻了解人體工作原理之后)。這是天與地的差距,但一切都會在很短的時間里發(fā)生。我們將會看到這巨大的改變。
如果說你有了癌癥,這在今天是很普遍的事情,我們會給你進行放射**,將有毒物質(zhì)注射到你的身體里,然后寄望其殺死更多癌化細胞而不是健康細胞。這種**方式看上去太中世紀了,我們將要做的是從基因?qū)用嫘迯瓦@一問題,而通過基因來診斷癌癥則是需要做的首要一步。我們不僅僅只是想知道你患上了乳腺癌,我們還想知道其中的腫瘤究竟會怎樣變化。這是**步。未來我們可以看見針對不同人定制的個性化配**案。
問:在****之外,谷歌還有一個雄心勃勃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死亡的計劃——Project Calico,請問你們是否參與其中?
Calico曾是我的想法。我對此十分自豪。該計劃的靈感出自我曾經(jīng)的一篇有關基因和人類老化的論文,沒有人目前在研究兩者的關系——衰老,以及伴隨衰老的**。
問:當你與主流市場的人們交流想法時,他們的回應是什么?人們是否因為研究“違法自然”而有所排斥?你怎么看那些認為研究有些“太過”的人?
可以肯定的是,質(zhì)疑的人肯定都還活著,也許他們甚至沒有親近的人從身邊離世。我當然尊重不同的觀點,但我覺得所謂的“自然現(xiàn)象”在過去曾經(jīng)體現(xiàn)為人們通常在30到40歲死亡。而失去全部的牙也可以被認為是“自然的”。新的想法總是可怕的。
如果你問1900年代的大多數(shù)人——你是否希望活到100歲,他們會告訴你——不,謝謝。因為這是無法想象的事情。現(xiàn)在,人們普遍可以活到70到80歲,如果你問他們是否想延長至100歲,大多數(shù)人都會給予肯定的回答。但如果你問他們是否想要活到200歲呢?大部分人則又表示不確定了。簡單的一個現(xiàn)實就是,如果你在明天即將死去,此刻有人能為你再延長10年壽命,絕大多數(shù)人會愿意接受。
當然,人們總是可以選擇退出的。如果你不希望獲得那些延長的壽命,你可以隨時退出分析系統(tǒng)。不過我本人沒有這種想法,也不愿意我關愛的人退出。這不是所謂的長生不老。你的爺爺奶奶或許不必因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中風而離去。難道這不是件好事?事實上我發(fā)現(xiàn),通常在我和一些充滿疑慮的人交流過后,他們只要理解了也就不會再對延長壽命的探索感到害怕。